不同的材料由于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的差異,在外觀上就會呈現出不同的光澤,為了準確的評定材料的光澤度,管控材料的外觀品質,就可以使用光澤度儀進行測量。本文介紹了材料光澤度測量原理和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材料光澤度測量原理:
各種物體對于投射在它上面的光,進行選擇性反射和選擇性吸收。不同的物體對各種不同波長的光的反射、吸收及透過的程度不同,反射方向也不同,就產生了各種物體不同的光澤度。
光澤度的評價可采用多種方法(或儀器)。它主要取決于光源照明和觀察的角度,儀器測量通常采用20°、45°、60°或85°角度照明和檢出信號。不同行業往往采用不同角度測量的儀器。如對比光澤度計,主要用于白紙或接近于白紙光澤度的測定,高光澤紙(超過75%光澤度)和色澤光澤度的測定宜采用鏡面光澤度測定法。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可用光澤計測出并能定量地表示出來,同時這些制品表面若經一定磨損后,還可以用其磨損前后的光澤度變化來表征。
光澤度是在一組幾何規定條件下對材料表面反射光的能力進行評價的物理量。因此,它表述的是具有方向選擇的反射性質。根據光澤的特征,可將光澤分成幾類,我們通常說的光澤是指“鏡向光澤”,所以光澤度計,有時也叫鏡向光澤度計。
光澤度與機械加工行業的“光潔度”或“粗糙度”的概念完全不同,后者是對材料表面微小不平度的評定。
材料光澤度測量方法:
傳統檢測材料光澤度的方法主要是人眼目測,不過由于人眼評判材料表面光澤度時,是一個主觀的判斷,很容易受到自身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干擾,因此就需要通過專業的光澤度儀來測量材料的光澤度。
材料的光澤度是指材料對投射來的光線的鏡面反射能力,反射能力越強,光澤度越大。所謂鏡面光澤度是指在規定的入射角下,試樣的鏡面反射率與同一條件下基準面的鏡面反射率之比,用百分數表示,一般省略百分號,以光澤單位表示。根據入射光的角度不通過,可分為20°、45°、60°、85°鏡面光澤。光澤度儀一般由光澤探測頭和讀數裝置兩部分組成。它內部裝一個白熾光源、一個聚光鏡和一個投影儀或源鏡頭。這些器件產生的入射光束直接照射到試樣上,由一臺靈敏的光電檢測器匯集反射光并產生一個電信號,信號放大后激發一只模擬器或數字顯示式儀表以示出光澤度值。
光澤度儀的操作十分簡單。先打開儀器開關并放在黑玻璃基準上,并對儀器進行校準。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數字光澤度儀支持自動校準,用戶使用通過校準后的儀器就可以對材料進行測量,測量時保持測量口徑與材料表面緊密貼合、不留縫隙,避免外界光線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由于材料不同區域的光澤度可能不一樣,為了更好的表示材料的光澤度,就可以可以在材料表面選取多點進行測量,然后以算術平均值來表示。具體測量步驟如下:
1.儀器開機
接通電源,長按儀器測量鍵進行開機,直至顯示屏亮起。
2.儀器校準
點擊 “校準” ,顯示界面將會提醒放好校準板盒,確保儀器與校準板盒卡緊,點擊 “ 確定” 或按 “開關/測量按鍵”進行校準。當儀器使用環境發生變化時(比如溫度、海拔、濕度等劇烈變化時),儀器一定要進行校準。
3.選擇測量角度
測量超高光澤樣品時,建議選用20°;通用角度一般選用60°;測量超低光澤樣品時,建議選用85°。
4.測量
將儀器放在被測樣品上,顯示屏顯示的讀數即為該樣品在該角度下的光澤度值。被測樣品必須為平面制品。取多點進行測量,最后取測量的平均值。